能源科技推動在那拔茁壯
小型學校在外源有限運作自立自強下,只有透過申請專案計畫來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及動力。兩年前一場陰錯陽差下抱著試看看的精神申請了本計畫,有幸在相關的前導學校經驗與區域中心的協助下,從無知的小白兔進行慢慢到一知半解的小綿羊,今年也期待能更有目標朝向帶領在地的夥伴學校一起為能源科技的人才培育進一份心力。
在推動過程中,教學者最大的鼓舞,無不就是看到與聽到參與過程中的學生們臉上散發出愉悅的表情與陣陣的驚呼聲。透過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下,學生在充滿學習動機與高度興趣的驅使下,從能源概念的傳遞與動手做的DIY體驗課程,無不展現出高度的創造力與學習力,許多學生回饋中就可以看出計畫推動是有其效果的。尤其今年度最近在幾所夥伴學校中推動動手做太陽能車課程,不管是由本校種子教師推動還是由夥伴學校種子教師自行推動,學生均反應出對於能源的科技新知的求知慾,也對於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現出無比的成就。也對下一次的課程或活動充滿渴望與期待。就有學生於學習單中回饋中想把太陽能車進一步改裝變成太陽能車船,誰說車子一定只能在路上跑呢?這種不受世俗約定的思考模式,說不定小小發明家就這樣產生了。
不同領域的老師們也是有相同的想法,近日就有藝文領域的老師課餘時間跑來私下請益,他說看到學生下課時間一直在把玩太陽能車,他也想學學到底有何魔力可以讓學生愛不釋手?也可以看看是不是可以來結合進行相關教學的推廣,但是她提出一個疑問就是理工的專業背景知識不足該如何來做?所以這也是本計畫推動的一個方向,讓更多不同背景的老師們一起來加入了解,讓推廣團隊能包容更多不同領域的老師,不需要太艱深的科技技巧,有基本的知識即可,結合課程這樣發展出來的教學內容與策略就可以更多元,也能更貼近第一線的教學現場。
在教學現場老師一直是學校中的重要角色,老師的專業性也在此時可以展現,那拔就是有這麼大的能量達成目標。舉例來說:在討論設計課程中,音樂老師說:「雷如何能與音樂結合」?體育老師說:「靜電怎麼在建體領域中融入教學」?班級導師說:「風力如何能進到語文領域呢」?這些不是自然領域課程中可以去探索的嗎?老師的種種疑惑,在那拔國小就是有辦法迎刃而解;各領域老師透過討論與集思紛紛解決問題:雷電伴隨著聲音就是音樂賞析很好的素材來源呀;靜電摩擦在學生運動過程中也容易接觸的到;人體的五官感受就是風力教學的泉源;所以在這些引子下,大家就完成了那拔在地的基本的能源科技融入式教學活動的校本課程內容,讓教學活動能更精準地配合能力指標及教學目標,不再只是一門活動而已。
反思在教育現場最容易遭遇到問題不外乎人力與經費,所以有心的團隊組織目前在教育現場是最重要的,一群對能源科技有興趣的人,共同為同一件感興趣的主題,組成社群工作坊一起討論研究與發展,自發性地完成相關的預設目標。
有幸本推動計畫在有充分的經費支援與運用下,更能展現出學校更多的能量與活力,發展出更多了體驗式學習模式與教學內容。也期待未來下一階段能有不同的挑戰與突破。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