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定位時代能源教育創新模式-本位課程結合beacon應用教學
能源是一項重要卻又複雜的議題,為因應低碳新能源時代的來臨,世界各國都致力於開發新能源技術與再生能源。臺灣如何兼顧經濟、環境、能源等層面,發展潔淨能源,或是制定明確能源政策並作出明智經濟投資選擇,關係著台灣未來的永續發展,而政策的落實更有賴於全面性的能源教育。
億載國小推行能源教育多年,從基礎教育深根扎實能源課題,低年級以認識自然資源著手,中年級進入太陽能、風力、水力等綠能原理概念及應用,直至高年級統整所學核心知識,培養每一位學生認識能源基礎知識、關心各種能源議題,成為地球能源小公民。且逐步將教材、教具轉化為數位教育資源,以臺南市雲遊學系統為平台,結合行動學習教學模式,讓能源科技教學模組及校本教材能夠推廣至不同學習族群,達成能源(Energy)、數位學習(e-Learning)和細膩考究(Exquisite)的精神。
近年來因應數位化潮流,行動學習與各科結合進行數位化教學,教學場域越趨侷限於課室,為開拓學生廣闊學習經驗,將教學與日常生活體驗連結,本校建置能源教學步道並融入課程。利用行動載具與beacon裝置,將能源課程教育資源E化,打造學生主動式學習場域。2013年APPLE推出ibeacon即造成熱議,此項功能以wibree為基礎,以低功耗藍芽(Bluetooth Low Energy)推播技術產生的無線通訊方案逐漸成形,並應用在零售業、服務業等商業行銷中。
beacon同時擁有精準定位和資訊傳送的技術,像是一座燈塔,能將儲存於雲端的資料內容推播至燈塔光照範圍的裝置中。安裝相應APP的行動載具即能做出相對應的動作。於能源學習步道各學習點與實際場所中能源設施相互輝映,學生在觀察、操作時,即能接收相關教育資源及時學習,並透過答題闖關方式測驗學生學習成效。
本校推動能源教育旨在於培養學生能源知識素養及覺知能源議題重要性,推行重點在組織臺南市能源種子教師,成立教師專業社群,並藉由辦理教師增能,發展與推廣以學生為本之教學模組,並結合臺南市能源遊學夥伴學校,引導學生將導入的知識轉化為知識的傳遞者,更結合家長能源志工戲劇團、暑期親子能源營隊、能源玩具製作比賽及成果展等,以多元的方式進行課程深化並達擴散效益。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