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能與節能」之路
我國在2015巴黎協定,遞交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BAU(Business as Usual)減量50%。國際將密切檢視我國後續行為,是否符合承諾,以判定我國的「執行能力/信用程度」。為了實現上述承諾,政府啟動「能源轉型白皮書」,並鼓勵全民對白皮書提供建議,藉以凝聚國人共識。茲就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供能源教育相關淺見如下:
一、應加速全民能源與節能科普教育:
根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在2017年調查結果如下(部份),顯示國人對能源與環境認知,相當缺乏,應加速全民能源與節能科普教育。
(一)92%民眾「不知道」我國大部分能源依賴進口
(二)74%民眾「不知道」我國以火力發電為主
(三)89%民眾「不知道」巴黎協定的目標
二、92%民眾不知道我國大部分能源依賴進口,便不知道要珍惜能源。茲舉2例如下:
(一)我國35%住商建築,仍然使用「最耗能」的電熱水器,與其他熱水器相比,它需要多耗費 50%以上的能源。這在節能先進國家,乃是「匪夷所思」之事。
(二)夏日節電,許多政府機構,冷氣都設定在26至28度。但常常看到旅客,夏天搭台鐵,還 要帶夾克或外套,因為有些車廂冷氣,實在太冷了(照片下,拍攝於106.8.9,438車次), 許多餐廳、飯店、甚至科學館,冷氣也都開在24度左右。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節能法」, 規定查到冷氣低於26度,業主要受重罰,以促進全民珍惜能源。
照片說明:台鐵車廂冷氣,常開在低溫(23.4度),民眾都知道,夏天搭台鐵,要帶外套。
三、潔能與節能教育,要從中小學紮根。
(一)中小學生,是培養「節能」好習慣的最佳時機。
例如,飲料容器應該清洗、風乾、壓扁後回收,可以增加再利用的「良率」。但我們看到, 目前國內只有小學生及少數家庭與機構,能確實做到這點,而大部分民眾都無法做到── 中小學生是培養這些節能好習慣的最佳時機。
(二)設計有趣的能源與節能課程,以「內化」中小學生相關知能。
有趣的課程,足以創造學習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或心流經驗(Experience of Flow)──讓大家沉浸於趣味學習活動中,享受喜悅與滿足,而產生忘我感覺──這種經 驗可能促進探究的內在動機,而有助於「節能減排」之國策。例如:操作史特林引擎,會 讓學生「畢生難忘」,因而對「太陽熱能發電」…等綠能,產生探究的內在動機。(照片下)
照片說明:操作有趣的史特林引擎,會讓學生「畢生難忘」,因而對「太陽熱能發電」…等綠能,產生探究的內在動機。
四、現在的中小學生,是未來綠能建設的投資者或支持者。
我國能源轉型,可能會長達數十年,甚至超過百年。現在的中小學生,他們未來是否熱心參與及支持綠能建設,非常重要!例如,德國約47%綠能,是由人民投資產出的。目前德國綠能,在滿載時段,已能提供全國電力的90%以上。我國在這方面,處於嚴重落後階段,需要迎頭趕上。所以,中小學生如果具備良好的能源科學素養,未來無論是支持政府能源施政,或者親自參與綠能建設,對國家的發展,都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五、結語
以上相關知能,都需要從中小學進行紮根教育,並強化全民能源與節能科普教育,我國才有希望在未來,被國際社會認定是一個「潔能與節能」的進步國家。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