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終結吵鬧鄰居!這顆金屬螺絲竟是最強解方

半夜被樓上重重的腳步聲吵醒,或是白天被低頻音樂與震動干擾,對許多都會住戶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困擾。面對這種日常卻持久的噪音,大家往往想到厚牆吸音棉、或是整面隔音改裝。但若有一種簡單低成本的方式,只換幾顆螺絲就能把噪音砍半,你會不會願意一試?來自瑞典的研究突破,讓這個想法不再只是想像

一顆金屬螺絲,為什麼可以降噪?

瑞典馬爾摩大學(University of Malmö)的研究員 Håkan Wernersson,設計出一種名為 Sound Screw特殊螺絲,目標是讓牆體間的聲波不再直接穿透。這支螺絲在中段「分體」,內部加入一枚彈簧,形成一個微型的解耦結構,讓原本會透過木樑石膏板傳遞的聲能,被彈簧吸收耗散

當 Sound Screw 把石膏板固定在木構牆上時,彈簧會在微小位移中將震動化為熱能,降低聲音的連續傳導。換言之,牆面仍然穩固,但聲音在關鍵的結構接點被打斷,因此傳到隔壁的音量雜訊都會明顯下降


實驗與場域驗證

聲學實驗室的測試中,這種螺絲可帶來約 9 分貝聲級降低;以人耳的聽感換算,等於把噪音減半。更重要的是,這不只是紙上數據;研究團隊也在實際場域驗證,例如在一間美髮沙龍,只把原本的固定螺絲換成 Sound Screw,並未拆除既有天花板粉刷層,仍能得到明顯成效。

Wernersson 指出,許多公寓對於樓板戶間隔音有法規要求,Sound Screw 可作為達標的輔助手段;而在獨棟住宅或透天內部房間之間,也很適合用來降低互相干擾,無須大規模拆改

安裝情境與實用要點

與傳統隔音作法相比,Sound Screw 最吸引人的,是其施工彈性與成本控管。你不必大面積加裝彈性龍骨或雙層牆,只要在關鍵接點換上這款螺絲,就能得到「以小搏大」的降噪回饋。

  • 適用於乾式隔間與木構牆,石膏板對木樑的固定點尤為關鍵
  • 可與既有的吸音棉或阻尼材料搭配,疊加效益
  • 換螺絲前先評估縫隙漏音孔洞,避免聲音從旁路竄出
  • 針對樓上腳步低頻,可搭配地板軟墊或浮動地坪進一步改善

這樣的做法特別適合對「性價比」與「施工干擾最小化」有要求的屋主,尤其是在租屋短期過渡空間中,能以有限投入換得明顯安靜。

省空間的額外紅利

很多人以為要隔音,就得加厚牆面或再掛一層吸音系統,結果不是縮小室內面積,就是壓低天花板高度。Sound Screw 的好處在於,你依舊能把石膏板直接固定在牆體上,卻能獲得類似解耦的效果,做到「不佔空間也能降噪」。

正如研究者所說:「一平方公尺的地板面積,在都會裡往往價值不斐;若能用一顆螺絲創造更多安靜,何樂而不為?」這種觀念,把隔音從厚重的工程,轉化為精準的細節優化。

與傳統方案怎麼搭配?

若你已經做了基本隔音,例如填充玻璃纖維、提高面材密度或加上阻尼塗料,換用 Sound Screw 仍可帶來疊加效果。它就像把結構聲橋切斷,把殘存的固體傳聲再降階。在多數住宅的中高頻範圍,這樣的組合往往能得到更均衡的聽感改善。

若噪音以超低頻為主(例如健身重落地或重低音音響),仍建議評估浮動地板與邊界密封,避免「旁路」成為新的短板。Sound Screw 在這裡扮演的是「關節減振」的角色,與其他層次一起完整拼圖

未來發展與目前限制

這項技術已吸引包含南美日本業者的關注,但研究團隊也坦言,仍需更多在真實居住環境中的長期追蹤,評估不同牆體配置、不同頻段噪音與不同施工品質下的穩定表現。即便如此,對預算有限、又不想大搞裝修的人來說,這已是相當有感的選項。

總之,從實驗數據到場域應用,Sound Screw 展現了「小零件、大差別」的可能。當下一次你被鄰居的步伐或嗡嗡低頻惹得心煩,不妨考慮把降噪的解方,藏進牆裡那幾顆看似不起眼螺絲。只要方法對了,安靜其實可以簡單優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