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稀有的老鷹可能在中部山區再次出現,這是數十年來的第一次

在台灣中部深山,一項無人機影像記錄意外引發了生態學界的震撼:一隻疑似絕跡多年的稀有猛禽再次現身。專家指出,這極可能是傳說中已消失數十年的「台灣冠鷹」,牠最後一次被正式記錄是在1987年。

這段影像是在南投與花蓮交界處,由登山隊友使用空拍機拍攝而捕捉到的。畫面中可見一隻體型碩大、飛行姿態特殊的猛禽,停棲於高海拔森林帶的一棵枯木之上。拍攝者最初只是出於好奇分享至社群平台,沒想到幾位鳥類學家立即展開調查。

為何這隻老鷹的出現如此震撼?

根據中研院野生動物研究所初步判讀,這隻老鷹的特徵與已被列為「功能性滅絕」的台灣冠鷹高度相符,包括:羽毛分布、喙型與飛行姿勢。若判讀屬實,這將是 近 40 年來首次有證據顯示牠仍存在於野外

「我們曾以為這個物種在 90 年代就已經消失,但這段影像讓我們重新燃起希望,」野鳥學會副理事長林俊傑說。

不只是象徵意義重大,這也可能影響整個中部山林的保育規劃。台灣冠鷹是生態系中的頂級掠食者,牠的存在通常代表該區域擁有 完整且穩定的森林結構與獵物群落

為何牠可能重現?背後原因不單純

許多生態專家認為,若這次紀錄屬實,可能與下列幾項因素有關:

  • 部分深山區域禁伐政策已實施超過 30 年,森林逐漸恢復

  • 高海拔地區人類活動減少,干擾變少

  • 森林中小型哺乳類與鳥類族群回穩,提供穩定食物來源

  • 近年科技進步,更多高解析度空拍機投入生態監測

這些條件加總,使得原本難以覓食或築巢的猛禽,可能在不受干擾的環境下繁衍並重新定居。

唯一的清單:如何辨認這隻稀有猛禽

雖然與一般老鷹相似,但台灣冠鷹有一些特別特徵可以辨識:

  • 體型比黑鳶更大,雙翅展開近兩米

  • 胸前羽毛帶有明顯橫紋,尾羽呈深灰色

  • 喙部彎曲程度高,腳爪特粗壯

  • 飛行時習慣高空盤旋,偶爾會突然俯衝

  • 僅在 中海拔 1,200 至 2,000 公尺林地活動

若你在山區健行或空拍時看到類似的鳥類,切勿驚擾,應立即拍照或錄影,並通報相關單位

下一步會怎麼做?

中研院與林務局已派出專業團隊前往該地區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並計畫在未來數週內設立觀察點與監測站。

「我們不會貿然公開精確地點,以避免民眾蜂擁而至干擾環境。」林務局表示。

同時,也會向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通報此一可能的發現,尋求比對協助與國際專家意見。

尾聲:一場生態奇蹟的開始?

如果證實為真,這將是台灣近年最重要的野生動物紀錄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日益衰退的背景下,這類復現案例不僅令人振奮,也給了我們一個重要訊息:只要棲地留得住,物種仍可能回來。

這隻稀有猛禽的現身,提醒我們——保育從來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未來仍可能出現的奇蹟。

在〈一隻稀有的老鷹可能在中部山區再次出現,這是數十年來的第一次〉中有 4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