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全球!瑞典900年古墓驚現稀世寶物,考古學家揭開塵封近千年祕辛

瑞典島上意外揭露的中世紀驚喜

在瑞典維辛厄島的布拉赫教堂施工現場,考古團隊地熱系統鋪設過程中,意外發現兩具骨骸與一批12世紀銀幣。這批錢幣多達170枚,集中在一名年約20至25歲男子的左腳附近,讓看似例行的監工作業瞬間成為重量級發現

這些銀幣多為薄型單面幣(bracteates),既是貨幣也是飾品,其鑄造年代推估介於1150至1180年。對於了解戈塔蘭地區經濟網絡宗教文化,這是一扇罕見關鍵的新窗。

現代施工揭開古墓祕辛

最初,團隊在線槽中辨識出年輕男性的遺骸,隨即在骨頭清理過程裡看見銀光一閃,第一批三枚銀幣跳出塵土。隨後的細緻探查證實,左腳附近還有整串銀幣,總數達到170枚,堪稱罕見完整

「當三枚銀幣突然從灰塵冒出,我們立刻知道背後可能有更大的故事。」——項目負責人安娜·厄登如此回憶那一刻的震撼興奮

12世紀的錢幣拼圖與戈塔蘭線索

Bracteate屬於薄敲式單面銀幣,常以佩戴懸掛形式流通,兼具價值象徵。此次出土的部分版式過去從未文獻記錄,顯示當地鑄幣系統流通路徑可能更為複雜

皇家錢幣櫃的錢幣學者伊娃·容森指出,這批標本對理解戈塔蘭中世紀貨幣史至關重要,其保存狀態埋藏脈絡提供無可取代比較資料。經由合金成分模具痕跡磨損分析,研究者可拼接地區交流鑄造工坊權力版圖細節

重點資訊一覽:

  • 地點:維辛厄島布拉赫教堂,教堂內部施工區域
  • 年代:銀幣約在1150–1180年之間鑄造,屬於12世紀中葉
  • 數量:共計170枚,類型以薄型單面幣為主
  • 個體:男性,約20–25歲,埋藏物集中在左足附近
  • 罕見性:若干版式未知,對研究地方貨幣極具突破性
  • 機構:由延雪平郡博物館領銜,與皇家錢幣櫃合作分析

葬俗、信仰與身分的交織

中世紀基督教葬俗通常避免隨葬大量財物,此次墓中高價值銀幣的存在,暗示在地信仰可能與更早期異教傳統產生混融。銀幣被安置於腳部,或許象徵旅程護佑身分展示,也可能反映家族社群對死者的地位認知

這樣的配置,提示當時宗教轉化並非斷裂,而是透過習俗疊合象徵調和持續演變。換言之,地方社會新舊信仰之間,仍保留祖傳慣習韌性記憶

考古人員於教堂內部發掘

從實驗室到博物館:後續研究的價值

接下來,團隊將透過XRFICP元素分析檢視銀銅比例雜質譜系,以追溯金屬來源鑄造流程。在模具學微痕層面,研究者會比對沖印缺陷邊緣剪裁穿孔使用痕,重構鑄幣工坊技術網絡

骨骸同位素DNA分析,則可推斷飲食結構地理遷徙親緣關係,補足個體人生社會背景。若能與教堂檔案墓區分層時間序列交叉對讀,將更清楚描繪當地社群宗教改革前物質文化

「這不只是一筆寶藏,更是一把鑰匙,能打開地方史社會網絡宗教實踐多重門鎖。」這份發現提醒我們,歷史常在日常工程土層之下,等待一次偶然相遇

重寫敘事的歷史現場

教堂地板下出土的銀光,映照出北歐中世紀經濟肌理信仰褶皺。當科技升級遇上文化遺產,我們看見保存發現並行、地方性全球性對話的可能。這起案例不僅擴充學術資料庫,也促成博物館展示公眾教育社群記憶共構

在維辛厄島,一條線槽改寫了一段歷史;在銀幣之間,一座教堂連結了過去現在。面對這些閃耀纖薄的證物,我們得以更貼近那個世紀人心秩序想像

發佈留言